点击,返回中国美学国际网站主页

《马艺星中国画网》www.tftftf.com

点击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网站

 

美 论 —— 反 驳 的


李 波 

   三无人员 无职业、无高等学历、无固定居所,隐居山野只求一份苦智
上海的居住地为上海市杨浦区三门路(同济北苑)318弄33号401室

   [内容提要] 当古希腊的先哲们用“美是什么”来追问美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也就从一般事物是如何获取美、拥有美、展现美转移到了美本身这个问题上来。然而要找出美的定义又必须通过各种美的事物,但各种美的事物与美的定义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这种差异,柏拉图提出了他著名的分有假说和相似假说。即便如此,柏拉图仍然感叹要找到美是多么的困难,于是他在《巴曼尼德斯》篇中对这两种假说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通过一与多的辨证来阐述定义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一(美的定义)是一;一(美的事物)是多;一(美的事物)不是一(美的定义);一(美的定义)不是多(美的事物);多(各种美的事物)是一(隶属于美的定义);多(各种美的事物)又不是一(不能成为美的定义)。借用佛学的世界观“尘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来说,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美是虚幻的”。
[关键词] 美 分有 相似 影子


1. 在日常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通常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完成的,但美与美的事物却并不是同一回事。比如人们可以认为美丽的女孩是美的、美丽的花儿是美的;也可以提出各种证据来证明大海是美的、天空是美的......;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愚蠢地认为美是女人、美是花儿、美是大海、美是天空.....。很显然,在美与美的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等效。

2. 那么是否可以将美与美的事物看作是分离的,各种美的事物是因为分有美而成为美?
  假如各种美的事物是因为分有美而成为美,那么这些美的事物所分有的是美的部分还是整体?如果分有的是美的部分,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各种美的事物时我们所谈论的只是美的部分而不是美。如果分有的是美的整体,那么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美的事物都将成为美,但每一个美的事物与另一个美的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美却又各不相同,且没有任何一个单独事物的美可以成为美的定义。

3. 或许有一个美的模型或摹本,各种美的事物是因为与美(的模型或摹本)相似而成为美。
  假如各种美的事物是因为与美的模型或摹本相似而成为美,那么它们相似到何种程度?是完全相似还是部分相似?如果是完全相似,那么各种美的事物不但与美本身完全相似,而且各种美的事物之间也必然相似,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各种美的事物只是与美的部分相似,那么由各种事物的美所组合起来的美岂不就成了破碎的!!!

4. 由此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美是什么”?

5. 不能把美看作是一种物质。因为如果美是一种物质,那么我们就能像从矿石中提炼出各种金属物一样从各种美的事物中提炼出美。

6. 也不能认为在美的事物之外还可以存在另一个美。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将面对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美,而为了说明这两个不同性质美之间的关系,我们又不得不导出第三个美。至于这第三个美与另两个美之间到底有何关联之处,我们则需要用第四个美来说明。随后,在这四个美之外又会有第五个美、第六个美直至无限多的美产生,但在这些美的中间却没有任何一个美可以用来说明美乃至成为美的定义。
  此外,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在美的事物之外还可以存在另一个美,那么这个美应当存在于何处?是存在于人的心灵里还是应该把它归之于神由神来统治?或者干脆用不可知论来搪塞了事。

7. 美既然不存在于美的事物中,而美的事物又离不开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美看作是一个依附在美的事物身后的一条影子,是因为光明的缘故才使得美成为美。
  应该说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美是什么”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传统认识与认知习惯。难道不是吗?在人类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少数的、拥有光明与智慧的人才能掌握美、发现美、认识美,也只有他们才能创造美、改变美;而绝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黑暗与愚昧无知之中,他们无法认识美、发现美、拥有美,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会伤害美、破坏美!可是照此一来,人们不但不能认识美,反而离美越来越远了......

8. 在解读了各种有关美的形式与结构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做出这样一种结论,即:美是虚幻的!!!

2004.9.4

点击,返回中国美学国际网站主页

《中国美学》国际网站2000.12中国上海 版权所有复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