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中国美学国际网站主页

《马艺星中国画网》www.tftftf.com

点击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网站

对于美的新感悟
复旦大学 中文8611029 蒋慰慧



   美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美感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征?审美是怎样进行的,依靠怎样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基础?等等许多有关美--这个令人向往而异常神秘的字眼--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
  我选修了一些美学、美学原理课,但是美对于我依然是个不解的谜,甚至我不禁疑问:难道美学=哲学?甚至我都开始厌烦:美是客观的(这符合唯物论),认识美的主体是人,美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心灵中的一种特殊的反映(这符合认识论),因而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等等等的陈词滥调给了我一个不美的感觉:课堂上谈美学不过是中学政治课学过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翻版,还不如熄灯后寝室里小姐妹们叽叽喳喳的一番争论。
  然而,审美心理学的第一堂课就把我震惊了,老师介绍了他的著作《美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近四十万字的长篇论著《系统进化论美学观》,使我冲破了美的哲学迷雾,对美和美感的理解豁然开朗。从系统论看美感结构,从进化论看美感功能,这是全新的,而且是科学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方法。上了审美心理学这门课,读了《美感的结构与功能》,我觉得我终于对美有了新的认识--美的顿悟。美并不神秘,美并不枯燥,美感首先是一种感觉,审美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透过心理和生理科学研究美学,这才是真正的辨证的、唯物的、科学的、不流于空泛的哲学的美学。
  引发美感的是一个完备的物质系统,即人体的十大生理系统正常活动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美感。人体系统的三大部类--机体部、感觉部、中枢部在美感产生过程中,因它们的机制和功能各不相同,而相应产生、引发不同性质的美感。比如视、听、嗅、味、肤这五种外部感官分别对色彩、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物体的冷热、软硬等物理属性,有调和的或不协调的,愉快的或不舒服的,美的或丑的等反应。但感觉和生理系统中各部分机制并非完全呈现一一对应关系,人对美的感悟是一种综合效应。中国菜是很有名的,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它要求作出的菜"色、香、味"俱全。道理上很简单,其实质我们可以沉思得到很深刻的美的解答,即美的标准问题。美没有一定程式的标准,但美的东西应该是趋向完美的,就象中国菜,如果只为了填饱饥肠,合乎嘴的要求,那么有鲜美的味道足矣。但是中国菜不仅如此,它令人闻着它好,它令人不闻不吃光看看也觉得它漂亮。为什么呢?因为美感来自系统的综合感应。中国菜符合这种这种综合效应,所以人们觉得它特别美。再比如,文学形象中的美。以前,我曾作过选择,如果问我,觉得比较卡西莫多和爱丝米拉塔两个人,更喜欢谁,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爱西米拉塔,因为她不仅善良、温柔、而且美丽、迷人;虽然我知道卡西莫多心灵很美,最终他也为人同情,但他极端吓人的外貌一开始总不能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以前,我就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只能说凭直觉,凭感觉,现在找到了科学的依据,美是依赖于物质对象和生理系统产生的。
  同样,在系统论、进化论认识美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发生的事,不象以往,把握着几条空洞的唯物哲学的美学原理,面对美的实体、美的感受,不知其何以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自然,美并不神秘,但仍然很复杂。以上便是我听课、读书的收获。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似乎顿然间得到了美的感悟。

从"迪斯科"传入中国以后的"命运"谈起
--写在学过"人性与审美心理"课程以后 


复旦大学 国政 8717020 陈玉刚

 

    过去,我对这个现象一直很纳闷:迪斯科刚传入中国,青年们都为之倾倒的时候,社会上的老一辈,甚至包括许多中年人都对此非常反感;这一扭一摆地算什么意思,这帮年轻人都是轻骨头,就象中国古典戏剧中扭扭摆摆的"花花公子"等等,大有不能容忍之势。可近年来,被年轻人称为"老顽固"的老年人不顽固了,也开始学习跳迪斯科了,还美其名曰"老年迪斯科",甚至举行公开比赛。这变化对于"顽固不化"的老年人来说是多么巨大啊!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促使老年人从不能容忍的否定态度转向可以接受并开始学习的肯定态度呢?这其中是否含有生活美欣赏的某些原理?
  带着象上面所说之类的许多疑问,这学期我选修了"人性与审美心理"课程。本以为老师会讲玄乎其玄的理论,没想到在课堂上竟能听到跟现实生活如此相关的美学知识,收获真不小。选了这门美学课程,上过"感性系统的活动"这几节课后,我又看了一遍老师写的《系统进化论美学观》,上面所说的疑团就慢慢解开了。
  老师认为,所谓异性感觉的综合效应,就是指,当"好感或是恶感这些色调相反的感觉"属性,"出现在同一事物上时,就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综合效应"。这种复杂的综合效应一般服从于三条原理:"基层的决定作用"、"总体的决定作用"、"实感的决定作用"。
  基层的决定作用,就是指越是底层的感觉层次,"对人的作用强度越大,也越能定下人的综合感觉的基本色调、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从而决定人的趋避行为动向"。例如人们一般都比较欣赏江河澎湃的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一直作为千古绝唱。可是,当你处在一叶独木舟上,正在汹涌澎湃的长江或者黄河上漂流时,你还会有这种审美情趣吗?我敢肯定你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我正处在生命危险之中,我应尽力驾舟避开前面的险波恶浪,最好能上岸,及早离开这是非之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基层的决定作用。
  有时侯,一些基层的感觉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实现,"如果其他层次的感觉强度上升,便有可能形成总体优势,改变人的感觉总效应。"我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看戏剧时,象《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岳飞传》中的牛皋等这类人物,给我们的视觉效果并不好,但我们并不因此而否定他们。我们还是喜欢他们的,喜欢他们豪爽的性格,忠诚的爱国心和勇敢的精神。这是因为精神美、道德美、社会美等价值观念,改变了我们的某些未达最大强度的基层感觉的反感,使我们形成了总体效应的好感。
  对人的肯定或否定情感的引发,往往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事物本身就是人所感兴趣的事物或是厌恶的事物,"这近似一级反射水平的感觉情感引发作用";二是因为该事物"和人所感兴趣或厌恶的事物有时间空间上的联系","这就是二级反射水平的感觉情感引发作用";三是因为该事物"和人所感兴趣或厌恶的事物有着判断中可能存在的因果性联系","这就是三级反射水平的感觉情感引发作用"。"这三种表象引起的三种情感如果色调相冲突,肯定否定性质相反的话,其中最强大的是更低一级反射水平的情感色调和性质。而如果这三者都和鲜明、生动的直接即时的实感印象及其情感色调相冲突的话,则往往都抵不住实感印象及其情感色调的强度。久而久之还会被实感印象极其情感色调扭转、改造过去。这就是实感的决定作用。"这么长的一段话,我们怎么理解呢?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例子来说明,如前面所说的磅礴江河的情形,如果你没下过江河,那么一首关于江河的诗,一幅关于江河的画,都使你产生"二级"或"三级"的联想。但如果当你尝过驾着独木小舟、漂泊江河而经历的种种险事之后,你也许会对诗、画中的江河不寒而栗了,原有的那种赏美激情也许荡然无存了,这是因为"一级反射"和经历的实感,推翻了其他所有的感觉和情调。
  有了关于异性感觉综合效应的一些原理,我们对于开始所谈的"纳闷",也就迎刃而解了。尽管迪斯科对于老年人来说,视觉效果可能不怎么好,但迪斯科可使人筋骨活动,运动适宜的话可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使老年人益寿延年。这种感觉就推翻了"视觉效果"产生的否定态度,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并付之行动。我想,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异性感觉综合效应中的所有的三条原理。
  基层的决定作用自然不用谈了,生存的需要可压倒其他一切需要,哪还管它什么视觉效果好不好?从总体的决定作用看,尽管当迪斯科初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会给人造成审美的混乱,但当经过一段时间,社会对此形成较统一的审美价值观念时,老年人的变化也就不例外了。所以尽管有些老年人并不认为跳迪斯科可使人达成一定的锻炼效果,但他们也开始受社会统一审美标准影响,而把迪斯科舞蹈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接受下来。至于实感的决定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由于习惯性的审美原理和思维机制,人们对迪斯科这种新鲜事物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感,可是迪斯科优美的旋律、舒适的动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的锻炼效果,人们毕竟是逐渐地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了。这种实感作用,渐渐扭转了"老顽固"原有的已成定势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开始所说的变化。
  其他所持的许多疑团,在看《系统进化论美学观》和上课过程中,也渐渐解析了,我发现生活又成了一番新风景。许多奇怪的现象,跟书中的原理一联系也就不奇怪了。这是我学习此美学课后最大的收获。虽然这学期的选修课结束了,但生活中的许多美学现象都还将会出现,鉴于此,我买了一本《系统进化论美学观》,以便以后随时翻阅。


从"系统综合效应"看艺术美、图腾美、精神美、广告美……

复旦大学 生物工程 8928023 金津

   我是一名理科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美学理论,但是平时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美与丑经常有些疑问,带着想了解美到底是什么的目的,选修了这门《审美心理学》,同时也想通过学习,能更理性一些地看待世事。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门审美心理学竟与我所学的生物学有着那么多的联系。它不是以哲学的论调来阐述,而是以生物学中的概念,系统论、进化论观点,作为研究美学的基础。读过那本《美感的结构与功能》后,我感到,这种分析方法,很自然地、也很易懂地解释了生活中的不少事实,而不象其它美学论著那样,空泛而又高深莫测。
现从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事情,来谈谈"系统综合效应"的有关原理。
  人体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包括十大系统的综合体,各个系统产生各种感觉汇拢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综合而成的总体效应,即系统综合效应。由于同一客观事物具有多种属性,而各个器官系统产生感觉的机制也不同,这样产生的各个小感觉的色调便有可能较统一,也有可能有对立冲突的成分。
  同色调的小感觉的综合后总效应,总是和各小感觉的色调相同。例如,我们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看那白天鹅忽而轻盈地在水面游动,忽而展翅掠过水面。无论从运动觉、平衡觉都产生快感。再看感官感觉,在若明若暗的灯光下,一只白天鹅,洁白,美丽,又哀怜地在翩翩起舞;同时,倾听那悲哀婉约的曲调,带着不觉感受到的一种凄凉而又悲壮的美,综合上述感觉,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感到它的美与感染力。
  而对于相反色调的小感觉的综合总效应,其规律主要有基层的决定作用、总体的决定作用、实感的决定作用。
  例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雨纹盆,以及人面鱼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鱼纹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并不很形象的鱼形,因此也称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他们当时是临水而居,鱼是他们的食物生活的保障,没有鱼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这种基层的感觉决定了他们对鱼的崇拜,把它作为美的象征。由此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事物给人的几种小感觉色调,发生了冲突时,其中处于较基层的小感觉的色调,往往会发生较大的作用,而决定人对此事物综合后感觉总效应的色调。
  但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较基层的感觉都有着这种决定作用的。当这种感觉未达某种强度时,总体的决定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前段校庆期间,刘琦来复旦作报告。他在一次大火中,为救一名婴儿,而被严重烧伤,双手、一只脚被烧没了,头也成了一个肉球,没有头发,没有鼻子,没有耳朵,嘴巴也烧成了"樱桃小嘴"。虽然经过了8年的整形手术,植了皮,装了鼻子,嘴巴也大了,但是看起来仍然可怕的很。就是这样一个人,人们敬佩他,称颂他,看到了他的美,这是乎很难理解。但从学过的总体的决定作用来分析,就可明白。对于我来说,第一眼看到他,我就感到他那么象《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无论从肌体感觉,平衡觉,还是从肤觉、视觉、听觉,都无所谓产生什么好感。但听过他的报告,了解他的生活、以及他那种对生活顽强乐观的执著的追求,听到他现在竟能用如此轻松、诙谐的语言讲述他那痛苦的生活,原来对他的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钦佩。这种中枢部感受产生的精神美、道德美,此刻压倒了感官部产生的不快感,形成了一个总体的肯定性感觉。
  除了上述两种决定作用,还有一种叫做实感决定作用。学过之后,又联系前段时间在上海所打的一场广告战:雀巢、麦氏之战。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先不说雀巢如何研究中国人的人情、民情,利用中国人的好客的传统美德,及送礼之风,大作其广告。结果棋高一着,胜了前两个回合,且看雀巢的第三个广告:画面是丈夫乘火车出差回到温馨的家,温柔的妻子递上了一杯雀巢咖啡,轻甜的一句"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仅此打动了上海"财政部长"妻子们的心,以致使雀巢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促使人们亲口品味了它的浓香与淳厚。这种实感作用决定了人们对雀巢的偏爱。这时麦氏再来作广告,效果就不同了。尽管它的质量并不逊色于雀巢,但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不易改变与转移的。这样就决定了麦氏的第三回合的失利。
  综上所述,可见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利用基层决定作用,总体决定作用和实感决定作用,这三条原则,利用系统综合效应,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是有显著成效的。通过这门课学习,提高了自己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过去只能凭直觉去感受其美与丑而说不出所以然的事物,能简单地加以理性的思考了;同时也初步了解了一些美学的理论。确实是得益非浅。


从京剧艺术改革看"实感的决定作用"
复旦大学 8722118 王兵


   众生万物都处于不停地的运动中,变革中求生存是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无论是历史中精华的沉积物,还是万古流芳的国尚,都需要顺应时代的指向,不断地调整、补充。
  堪称国粹的京剧,以其委婉的唱腔、精堪的舞台技艺,曾经倾倒过多少的戏迷票友。近些年来,我国的艺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国外的艺术也涌进我们的文化市场,随着人们兴趣的转移,传统艺术的园地日渐冷落。昔日的剧场戏院,今天竟改成了录象厅、舞场、戏曲艺人也改成了看门人、卖票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京剧艺人们用现代化的电声乐器代替二胡锣鼓的伴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京剧的舞台上。戏改的效果如何呢?单从《打虎上山》这盘磁带的销量空前,其中的唱段就象流行歌曲一样被人哼唱,就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京剧已经吸引住了不少人,尤其是在青年人中开辟了市场。
  内行看京戏主要欣赏它的唱腔,作为一个外行,我很反感京剧的那种表演形式--几个人站在戏台上,咿咿呀呀一唱就是几个钟头,人物很少变动,场景很少变化。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呆板、僵化,不能迎合我好动、好变的性格。渐渐地,对京戏我有说不出的烦感,一听见哪里唱京戏,总要躲得远远的。当我第一次听到电声配器的京戏时,最初的感觉很可笑,可也不能否认那优美的电声音乐一下吸引了我,令人觉得有说不出的痛快。它的唱腔也不再那么枯燥了。
  正如人们所知,现代的京剧观众的骨干是那些年愈古稀的老人,青年人中很少有京戏迷的。京剧的危机,也就在于观众的年龄结构的老化上。京戏如果不进行创新,也许终有一天会消失在戏曲园地里。艺术家们也许正是着眼于这种情况,才想出以欢快清新的电声音乐做伴奏,去吸引更多的中青年观众。从我个人角度,不可否认,纯听觉乐音带来的美感,使我对京戏的成见发生了改变。习惯上养成的反感情绪,毕竟抵不住鲜明快适的实感的冲击。无怪乎音乐被认为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它与人的内心情感直接联系着。在人的审美感觉中,与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关系越紧密、广泛、实际,则感觉及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也越能在冲突的诸感觉中,对综合后的总体感觉效应的定性具有决定作用。从人体的三个级别反射来看,听觉美感首先当属于一级反射水平,而以往对京剧的成见,已属于理性思维,是三级反射水平。尽管成见与实感之间发生了冲突,可最终能够驾御自己的是感官带来的快感,而使人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相反感受。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作出定论:这样的京剧改革就是成功的。目前也有一些人,反对这种改革,他们认为传统艺术就当保持其应有的格调,西洋音乐配进了京戏,把它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本篇不准备深究此类京戏改革是否算成功,但从此举吸引大批中青年人走进戏院中听戏来看,就足以证明实感决定作用的真理性。这正如那些吸烟成癖的人难以戒烟,而他们的心里多少也清楚尼古丁可能会致癌。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的甜蜜使情侣获得了极大的快感,这种强大的实感作用会使双方都在彼此心中理想化,最终在恋人的心目中树立起完美无缺的形象。这类例子在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京剧艺术改革的一些效应,不过是这种客观真理的又一次应验而已。

结合漫画艺术谈审美心理学的一些命题
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 8817035 阎芄

    选修"审美心理学",是我内心揭开美的神秘,更加热爱并懂得生活的初衷所至。汪济生老师的课第一次从理论上交给我寻启的钥匙。尤其当我一口气读下《美感的结构与功能》,更为细致而又条理的论述所喜爱,我开始学会应用理性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现从美学的简单概念和理论,来谈谈漫画艺术。
  按美学定义,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和形体,在二度空间的范围内,反映现实美,表达人的审美感受的艺术。而幽默,是将事物加以夸张的变形,不论是夸大还是缩小,均可得到与原物既不同又神似的复合物,使人们在荒谬中发现熟悉,从熟悉中又察知荒谬,从而产生笑意,产生美感。幽默通过选取神情、动作等具体可视的因素加以表现,成为视觉对象进入绘画领域,这,就是漫画。它通过幽默的四个基本环节--悬念、渲染、反转、突变,运用暗示的手法,含蓄的表现、借助于联想,造成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的内庄外谐的意境。
  我们如何从美学观点把握漫画的艺术的价值呢?
  从系统论看美感结构,其系统分述为机体部、感官部和中枢部,其中感官部包括人的味、嗅、肤、视、听觉五种外部感官。它们产生的感觉有两种功能属性,一种是"通讯员"的功能,另一种是"评判员"的功能。面对艺术欣赏品,人们不仅要运用感官去看,还要运用感官去鉴赏。一个漫画艺术家不仅善于选择合乎幽默艺术美感要求的形象,更善于捕捉意念与情境相融合的瞬间。运用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创造出视觉的幽默形象。所以,漫画是运用具有可视性特征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是可以满足人们视觉审美需要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漫画不仅是视觉艺术,也是想象艺术。
  我们知道,中枢部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是神经活动的器官,而一切精神活动都可称之为反应或反射的活动。反射活动在逻辑结构上又可归为三个级别,称为一、二、三级反射。第一级反射是直接服务于生命体感觉需要的行为。第二级则是建立在与第一级有间接关系的事物属性上的。而第三级反射更为复杂,指神经系统的理性活动,它在大量的第二级反射建立基础上,以想象力活动为触角和探针,找到了真正与生命体所需要的东西有关的因果条件。漫画就在视觉以外,同时给人以第三级反射中想象的机会。比如:著名画家比尔布姆的《王尔德》,以印象主义手法,夸张表现了王尔德的面部表情,而身体轮廓却没有画出来。丰子恺的《阿宝赤膊》,则突出描绘了初晓人情的小女孩阿宝贪凉赤膊时害羞地交叉起双臂掩胸的姿势。却将整个面部留下空白,让观赏者自己用想象去填补那上面的"羞答"表情。漫画家重点描绘和着力夸张的特写镜头,突出了人的审美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第三级反射效应,展开联想。古人曰:"意到笔不到"正在于引发想象,以充分发挥欣赏者的再创造。
  漫画就在充分的想象力中,完成了它的另一艺术价值。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美是动物体(主要指人)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取得协调的感觉标志"。美,并不等于美感。因为"客观事物的美与不美,都是要经过人的感官衡量的"。"客观中存在的美,其实都是感觉主体本质力量的内在价值尺度的相对稳定的对象化、物态化。它们存在的意义,是期待着要在审美主体中激发出美感"。漫画由于它的含蓄和深刻寓意,给人的想象和感知以很大的活动余地和发挥空间,使人在感知中可以有所创造。对审美对象--漫画的心里活动,是中枢部起的作用,是能动的。也就是说,主体--漫画欣赏者是在对审美对象的改造和变革过程的基础上感受、欣赏美的。由此可见,这种鉴赏功能源于人自己的审美活动,而非外界审美对象本身。幽默进入漫画,总是没法使固定不变的形象反映出时间的过程,引起观赏者关于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联想,使幽默诸环节在观赏者思维过程中层次井然地出现。漫画不仅是漫画家的创造,更是欣赏者的再创造。
  漫画从某种角度来讲,是特殊的文学。我们再从文学的悬念性、情节性和共鸣性来看漫画的价值。
  我们说,三级反射的感觉须有悬念性,其作用是诱导中枢先进入运动状态,它的显示又仅仅是信息性的,隐约而含蓄。以使观者逐步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达到高度的思维快感。漫画的一大特点即:不仅可以扩大一个事物或人物的特点,也可以诱导观众产生疑点,以悬念激发想象,更容易显示效果。例如:为了讽刺一位所谓"白净苗条的美人",画家们用了扩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的褶皱,看见褶皱间的粉与泥的黑白色,漫画即告成功。
  如果说,悬念是思维启动的动力,则各种实在的事物现象则是思维的原料,这就是情节。它能把创作者的感受带给观者,这是一种陈述,也是一种感受,所以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生动而形象。同样是给人思维想象余地很大的漫画家,和抽象画也不同,抽象画没有具体情节的体现,而漫画则从形象中吸取感性,并赋予一定意义,给观者更深刻启示。
  再谈共鸣性,它指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常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同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达到某些相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的艺术感受。源于二级、三级反射水平的感觉引发活动。漫画给人的共鸣效果,其一在于:艺术家熟悉生活,其作品也充满了生活气息,而艺术家对它进行高度浓缩,使观众以三级反射的典型方式"顿悟"而激发思维。第二在于漫画家更敏锐的感觉、强烈的情感、深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更能把现实世界中有关现象剪接下来,汇拢形成漫画。第三是,漫画为观者提供了一定的机缘触发,把积累到的一定的量的体验以共鸣方式产生出来。
   最后,在进化论看美感功能的角度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向往与现实的理论关系中寻找漫画的艺术价值。
我们说,中枢部的游戏、艺术活动的最高级形态,是文学家的创造性想象。"人们对于丑恶的惊恐、哀叹、冷嘲、控诉、鞭挞,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起的","这些作品其实正是作为热烈的赞颂美的强大反作用力而存在的","符合人类情感相反相成的奇妙法则","是热烈追求美的另一种有力的表现形式"。我们说漫画分为"讽刺漫画"和"幽默漫画"。其中,讽刺漫画以不加掩饰地抑恶、贬丑为已任。例如:丰子恺的《最后的吻》,摄取一位穷苦的妇女送孩子进育婴堂,最后吻别的瞬间图景。以小狗依偎在母亲怀抱的细节与之对比,巧妙地暗示出旧社会穷苦儿童连狗都不如的主题。比尔布姆的《易卜生接见威廉.阿契尔先生》,以特写镜头描绘了阿契尔舔易卜生脚尖的场面,表达了画家对这种个人极端崇拜的反感,其讽刺意味更是力透滑稽的幕布,清晰可见地映现出来。这两幅作品可视为艺术家运用幽默绘画的手段,来实现讽刺漫画抑恶贬丑功能的例证。
  综上所述,从《美感的功能与结构》的部分原理来看,漫画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漫画欣赏中,去理解审美心理学的部分原理。


解析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
--从系统进化论美学观看《红高粱》对色彩的运用


复旦大学 中文系 8611008 刘毅


   "娘,娘,上西南,高高的大路,足足的盘缠,娘,娘,上西南……"--"我"父亲高亢童稚的声音回荡不绝,碰得高粱棵子索索打抖。在剪破的月影下,"我"爷爷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籍,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人月深处,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的血海。奶奶安详地倒在血泊中,高粱齐声哀呜,慷慨、悲凉。太阳出来了,太阳被暗红色的血抹成深红,红色的太阳燃得正旺,世界都是红色……
  这是电影《红高粱》的结尾。我久久驻立,沉浸在极度的美的感觉中。张艺谋真高明,他大胆运用了色彩的特殊的审美价值,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我以为,这部既有观赏性,又有思想性的"美"的影片的成功,与他对色彩审美规律的准确把握有关。影片以红色为主基调,利用色彩本身对于人的视觉的美感效应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勾起人们丰富悠远的联想,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这可以用汪先生的系统进化论的美学观来解释。
  汪先生认为,美究其实乃是动物体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取得协调的感觉标志。任何一个审美过程本质上都是动物体的感性系统(包括有机联系的逐级上升的机体部、感官部、中枢部三个组成部分)对于客观事物(即审美对象,表现为物质。即使实质是意识,也以物质为存在外壳)的一级反射,或二级反射,或三级反射或其组合。
  这是美学研究中一个全新的观点,我觉得很受启发。在选修此课之前,我所接触的美学书籍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空泛地谈论美的本质特征、美的分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又论美感,审美心理及崇高感、悲喜剧等问题,总让人觉得"玄",空对空。这类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和进展,但没法从根本上揭示美的内在规律,充其量只能算比较中肯的评价、评论、归纳和总结,不能称"美学"。因为美的研究要成为一门专门的独立的学科,首先必须是科学的。
  系统进化论的美学观正是从心理学、生理学、进化论、系统论等科学角度,以实践为根基构筑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有据可查,有事实可依,不象空中楼阁,虽漂亮,却站不住脚。
审美过程是一个反射的过程,是人性结构与审美客体相撞击的产物。这既符合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美是和谐",又印证和充实了狄德罗著名的"美在关系说"。美在于关系,在于谁与谁的关系呢?这种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其状态如何?系统进化论的美学原理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原理指出,美在于动物体的感性系统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最广泛地说,在于我们的生活的物质世界中的两个物质的关系。宇宙的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变化发展和相互关联的。两个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相遇,其中一个物质具有高级的复杂的结构,是生命体,且又有神经系统(动物体,脱氧核糖核酸的活组织),这个物质的感性系统即可对另一物质的刺激产生反应(即反射),如果这个反应与感性系统的内在机制相协调,即产生美。这是一个可以推至最一般、最普遍的美的规律。
  具体来讲,比如感性系统的感官部的视器官,即对与它发生关系的物质光有美的反射功能。这是由于它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一定波长的光(400毫微光至760毫微米波长)反应于人或动物的眼睛,由于他们的明度不同,饱和度不同,及混合比例不同,即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色感觉。当外部光的波长、明度、饱和度、混合度等指标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种色感觉对于视觉器官是美的。这中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视觉派、野兽派的画家正是抓住这些关系大做文章的。张艺谋也是用红色的绚丽愉悦、抓住观众的眼睛的。画面很美,色彩怡人,这是《红高粱》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商业街美丽的装潢首先引起人的注意一样。同时,张艺谋更深一层地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将影片的美学的意义由第一级反射上升到二、三级反射,即神经中枢的更为复杂更为高级、进化的反应,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产生了极好的美感效果。所以《红高粱》既是"视觉游戏"艺术品,又是视觉性中枢部游戏艺术品。那种铺天盖地的淡淡的红色既愉悦了视觉器官本身,又象征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红色是血的颜色)。一种敢爱敢恨、敢作敢为、酣畅淋漓、尽情挥洒的人生态度,两者交融在一起,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谈谈美的层次结构和对现代派绘画的一些见解
复旦大学 计算机专业 8624046 曾勇

   记得不久以前,在几个大学里举办了一些现代画的展览,中国的一批抽象派、印象派和少量先锋派的作品在校园内展出,为画展精心策划的工作人员们最后在留言簿上读到如下评价:"不是我疯了,就是你疯了!""省点钱办点象样的事!"等等。我当时哑然失笑,然而随之又有一些困惑:这早已登上艺术殿堂的,其佳作,正由欧美收藏家抢购的现代派绘画艺术,何以在大学生中没有市场?作为同样看不懂这些艺术的我来说,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我美学鉴赏能力太低了。相应地,我选择了汪老师这门课以提高审美能力。
  令我惊奇的是,汪老师完全不停留于介绍何为美、何为不美的表层,而将心理、生理活动机制引入审美研究之中,真正达到从"原理"的角度来看事物。原先我关心的东西成了次要的,而当我对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之后,对原先关心的问题自然也就有了解释。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汪老师的关于美的层次结构的原理的新的理解,并给出我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个人看法。
  每个人都有对客观世界最低的感知机制,这个机制主要是生理的。视神经、听觉神经、味觉神经、触觉神经以及大脑神经,对它们传来的信息的基本反应,构成了人对事物看法的第一级。大脑中存贮的印象通过人的联想回忆综合,使人达到对事物更新更本质的看法,这便是第二级,其中心理机制已占有一定的成份。最后,各种感觉因素、记忆因素、灵感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作用达到一个认识的升华,对事物的看法有了一个质变性的飞跃,这便是第三级,而这个也是最高级,主要由心理反应机制决定的。
  这对事物认识的三个层次也是审美的三个层次。现在我们对审美的物质基础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生理机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相同的,可以看作稳定的基础,而心理机制则包括不少个性的因素,它可能大幅度地因人而异,因而可以看作非稳定基础。由于第一级审美观感是主要建立在生理机制上,因而它呈现出共性、一致性、以及稳定性,被欣赏的事物呈现可清晰描述性、或可说明性。第二级审美观感建立在心理生理的机制上,因而呈现出共性和个性混和、不完全一致性和不稳定性。被欣赏的事物已较难被描绘。第三级观感几乎完全依赖心理机制的感应,呈现出完全不一致性和很不稳定性。被欣赏事物的审美价值已无法被清晰描绘,只能以"不可言"来解释。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第三级审美观感依据的是如此不稳定的基础,以至于它的内容也是一定是因人而异的。决不存在所谓的"美不美"的标准。同样一个事物,或言之丑极,或言之美极是完全正当的。再推论下去,在这样的高度的审美上,也少有所谓权威的结论。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就可能是由他综合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感受,生发了灵感而绘成。既然如此,那普天之下,只有他一人理解这幅画也很有可能。可笑那些从未受过艺术熏陶而终日坐在金融交易所的大享们,他们抢购《向日葵》之类作品究竟图的什么?当然,现代派作品的选材作画者,如果也考虑一些观众的感觉共鸣的话,那也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真心赞赏。但我还是有个基本看法:一幅现代派绘画总不可能真正拥有很普遍的欣赏群体,否则它也不是现代派绘画了。
因此,不能责怪那些爱说"不是你疯了,就是我疯了"的学生,也不能苛责那些举办画展的人"在混金钱"。但后者首先应估计到会听到不同意见,同时在选材,参观对象方面详加考虑。之所以出现文章开头的那种现象,其原因还是由作品引发的美感的层次不同造成的。也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曲高和寡",或者说"曲怪和寡"。


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对"细菌之流"产生美感

复旦大学8728035乔里

  

  我不知道怎么会学生物的,除了那些讨厌的老鼠、蟾蜍需要解剖,还有那么多细菌、霉菌的,在我过去印象中,它们很脏、很丑,也许还有毒,我对此讨厌。然而现在,作了那么多实验,我似乎越来越感觉到那些小动物的可爱。真的,有时侯,什么青霉、大肠杆菌居然会给我一种美感--这是本学期"审美心理学"的行话了,我倒想用其中的原理来分析我的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
  平时一般人是没有机会看到那么小的细菌的。它到底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给人以什么感觉(肤觉),不知道。我们只是有一种印象,家里的菜馊掉了,这是酵母菌干的好事。衣服发霉了,苹果、橘子烂掉了,这大概是霉菌干的。于是,一提到什么菌,一律摇头、皱眉、讨厌:脏啊、臭啊、毒啊、等等,这种审美机制是属于二级反射结构的感觉引发的范畴的。更有甚者,当我们提到什么肝炎病毒、狂犬病毒等等一类致病的微生物,还可能引起人们更深的情感变化。除了对此讨厌,还会联想起自己受过它什么苦头。说不定某个亲戚、朋友,因此而病故。于是产生了一种悲哀,并得出结论,微生物实在不好,就是它们夺走了我的某个朋友,就是它们给我带来那么多疾病……当然,微生物也就不会给人以美感了。这当属一种理性认识了,这种审美情感活动与三级反射活动相联系。但是,上述所有感觉都缺少一种直接的、一级反射活动。也就是说,微生物究竟是什么样子,它们到底是如何生存、活动的,我们不知道。这就使后面的两种高层次的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基础。
下面再看看我自己的感觉吧,看看我是如何对那种"细菌之流"产生美感的。
  第一次做三点接种实验,长出了青霉的菌落,我惊讶于我的实验结果,好漂亮,三块圆形的"地毯",正面绿色,反面黄色,光滑滑的,从中心向外还有放射状的线条,犹如开了几朵花,这的确给人以美感。我的视觉一接触这个实体,就产生这种认识,显然,这属于一种无条件反射的行为,是第一级发射。这,也就是我对细菌认识的一种基础。也就是说,倘给以适当的条件,发霉的橘子上的菌也能长得很漂亮。以后,又多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菌,形态、色彩各异,有的的确很漂亮,它们再不会给我以恶感。
  学了很多微生物的知识以后,我知道了很多菌的益处,正如我过去认为它们都是有害的、致病的一样,现在我知道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有很多是有很大的功用的。我们不是要从青霉菌中提取青霉素药物吗?我们不是要从敌线菌中提取大量抗生素吗?这时我所得到的就不是纯视觉的美感了,不是纯生理性的,而是受到心理因素影响,产生的是知觉,而不是简单的感觉,它是需要借助联想的审美效应。这种美感倒确实很大地改变了我对微生物的看法。
  有的时候,我看到的微生物从视觉上讲并不美,有的色彩单调,有的形态干瘪,但只要我能观察到它们,我就会觉得很美,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给大肠杆菌和葡萄菌染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就看到一堆红红绿绿的细胞。要在平时,我可不喜欢大红大绿乱七八糟的一片,但此时,我却觉得那红绿搭配正合适,那点点红的就在绿的球里边,有规则地排列着,很好看。此时,我对细菌的某种结构得到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从实验中证实了一种观点的正确性。于是,我很高兴,很轻松,其实是一种快感,这并不因为我摸到什么,尝到什么而感的舒适才产生的快感,这是一种情感态的快感,实验的成功对于我们快乐的情感起了激发作用。在这种审美情感的激发过程中,虽然也是由感官启动的,但它并不是由自身对应的最适宜刺激引起的,它的机制是联想性的,或者说是条件联系造成的条件反射性的。而联想或者条件反射都是要依靠高级神经中枢的活动才能进行,这和最初的仅仅从菌落的外表、形态来判断的美丑的审美效应,在引发机制和过程上有了质的不同,这时的美感几乎是纯心理性调控的。
  我现在是因为真正喜欢生物学这个领域,才如此喜欢那些形形色色的微生物的。倘是一个专门研究苍蝇的生物学家,如此专注于他的研究,当他得到一个重大进展时,他甚至会连苍蝇也觉得可爱的。只有这种从理性而得到的美感,才能经常给人以快乐。
大约,人总是在追求美感的,随着人们思想的深刻,知识水平的提高,美的得到已不仅仅是直觉,而更多的杂有知觉、思维、理性。因此,人的深刻强大的思维力对于培养、形成他的深远、广阔的审美情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我在本学期从微生物学和美学中得到的一点启示。

 

点击,返回中国美学国际网站主页

  《中国美学》国际网站2000.12中国上海 版权所有复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