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史》马艺星著作2009年中国上海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

 

点击进入阅读《中国油画史》马艺星 著

 

《中国油画史》


第一部
引 子


世界油画


一:油画(an oil painting; a painting in oils)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600年前起源于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起源于宗教服务,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在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二:西方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 
  油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15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出于 对宗教的批判,有 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 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 、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 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 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 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 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 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
  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诸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 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 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L.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同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则清晰地刻画画中景 物各个细部,景物之间是色彩的差别而非明暗的过渡,R.康平的三叶祭坛画《受胎告知》就细致地 呈现室内外的所有景物。意大利的 提香是第1个特别注重油画色彩表现力的画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画,并常用明度接近、色相略异的明亮色彩构成富丽堂皇的金黄色调, 透明颜料的多次复叠,忽厚忽薄的笔法,又使色彩与形体有机溶合,造就出质感效果。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 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 富,并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从18世纪开始,油画艺术也同样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更多的流派、更多 的思维、更丰富的创作、更深刻且影响更广的理论,激扬、解构、反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三:中国的油画的发展期:
  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通常的说法是 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人”作品,虽历时五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 重。
  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 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 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 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 、画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由于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养也有限,使他们的作品未能进入文化的高层次,形成一个独 立的新文化。 
  清末维新戊戌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他们中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 (弘一法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潘玉良、庞薰琹、常书鸿、吴大羽、唐一禾、陈抱一、关良、王悦之、卫天霖、 许幸之、倪贻德、丁衍庸等。 
  这些人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如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 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 (校长林风眠);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林风眠任院长 )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三个画派分别为:写实派(徐悲鸿、颜文粱、胡善余);新画派(林风眠、刘海粟);现代派(关良、董希文、吴冠中、庞薰琹、徐君萱等)。 
  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油画家颠沛流离。国难当头,很多油画家用绘画作武器,反映战事,揭露暴政,如王式廓的《台儿庄大血战》,唐一禾的《胜利与和平》,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等。一些画家因战事远赴西 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创作出了如《负水女》(吴作人).《哈萨克牧羊女》(董希文)等佳作。
  此时的延安,画家的画风受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倾向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正好与 当时的时代相和,逐渐形成了中国规范化的油画 。 
  在“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观点的影响下,写实主义一统天下,风景、静物、人物等题材被冷落。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革命 历史画,如胡一川的《开镣》、王式廓的《参军》、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宗津的《飞夺泸定桥》、艾中 信的《过雪山》等。
(注:以上文字延引百度搜索油画目录)
    伴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日益亲密,中国油画从整个基础的底部开始进入了“全盘苏化”的局面。在以苏联留学生归国后的全山石、罗工柳为权威技巧核心的油画教学方针指导下,中国油画开始了全面的以苏联的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为核心的油画入学和教学体制,迅速成为我国油画的单一技巧入门和创作实践的教学统治体系,在此之下直接培养了一批新中国油画骨干力量。
    新中国国家制度稳定太平以后,中国油画开始了一统天下的严密的“苏化学院派”教学体系。中国油画无论是在初学的最开始入门阶段,还是在入学后专业受教到毕业创作,以及之后的创作入展展出从此走向了体系化唯一专制。主要代表人物是全山石、靳尚谊、陈逸飞、詹建俊、汤小明、潘鸿海、秦大虎。
    期间,一批油画家一度在“油画民族化”精神的扩展中对单一的油画体系进行了抵抗和实践,但是其未成气候。
    另一方面,油画成了造神的工具,《毛主席去安源》成为其时典型之作,印刷量在当时达一亿张以上。此时,全山石、罗工柳、陈逸飞、魏景山、靳尚谊、詹建俊、汤小明、陈衍宁、潘鸿海、秦大虎、候逸民、何孔德等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学术权威,部分青年油画家开始崭露头角,如陈丹青、尚丁、沈家蔚、陈宜明等。代表作品有:《永不休战》、《黄河颂》、《泪洒丰收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 。 
到1976年为止,在中国,西方油画技术经过几代人,近五百年的艰苦实践和努力基本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油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大到技术传播、训练教育的社会体制建设、社会服务的互动方式;小到从材料使用、造型能力和色彩学、透视学等方面对于客观写实能力、形式风格个性等基础性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艺术门类,从此中国人以使用油画材料来塑造物体、绘画图式表达艺术家思想的一种创作方法的基本历史使命构建成型。


第二部
中国油画艺术


我划分中国油画艺术1976年到1985年为现代派油画艺术阶段。
“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在从1985年开始到2000年。
“中国后当代油画艺术”,为2000年以后。


第一章

中国现代派油画艺术阶段
(约1976年--1985年期间)



一:中国现代派油画艺术背景
    195几年开始,伴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日益亲密,中国油画从整个基础的底部开始进入了“全盘苏化”的局面。在以苏联留学生归国后的全山石、罗工柳为权威技巧核心的油画教学方针指导下,中国油画开始了全面的以苏联的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为核心的油画入学和教学体制,迅速成为我国油画的单一技巧入门和创作实践的教学统治体系,在此之下直接培养了一批新中国油画骨干力量。
  新中国国家制度稳定太平以后,中国油画开始了一统天下的严密的“苏化学院派”教学体系。中国油画无论是在初学的最开始入门阶段,还是在入学后专业受教到毕业创作,以及之后的创作入展展出从此走向了体系化唯一专制。主要代表人物是全山石、靳尚谊、陈逸飞、詹建俊、汤小明、潘鸿海、秦大虎等。
    期间,一批油画家一度在“油画民族化”精神的扩展中对单一的油画体系进行了抵抗和实践,但是其未成气候。
    另一方面,油画成了造神的工具,《毛主席去安源》成为其时典型之作,印刷量在当时达一亿张以上。此时,全山石、罗工柳、陈逸飞、魏景山、靳尚谊、詹建俊、汤小明、陈衍宁、潘鸿海、秦大虎、候逸民、何孔德等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学术权威,部分青年油画家开始崭露头角,如陈丹青、尚丁、沈家蔚、陈宜明等。代表作品有:《永不休战》、《黄河颂》、《泪洒丰收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 。 
到1976年为止,在中国,西方油画技术经过几代人,近五百年的艰苦实践和努力基本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油画艺术门类从此作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大到技术传播、训练教育的社会体制建设、社会服务的互动方式;小到从材料使用、造型能力和色彩学、透视学等方面对于客观写实能力、形式风格个性等基础性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艺术门类,从此中国人以使用油画材料
    来塑造物体、绘画图式表达艺术家思想的一种创作方法的基本历史使命构建成型。

二:中国现代派油画艺术的兴起
百度搜索“现代派”一词沿用:
“现代派:所谓西方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的统称.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有其政治理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是与现代西方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联的。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导致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反映在美术领域内,刚刚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以它的实际功效和成果,促使人们对艺术创新逐渐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严重地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以日本版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大大刺激了单一化发展的西方美术;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下,一批画家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艺术上不满足于客观事物的再现,而着重于内心的“自我表现”;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在画家的作品中也产生直接的或折射的反映,所以现代派美术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976年到1985年期间,中国社会制度由计划经济到和市场经济双轨并进开始,开放文化思潮在中国开始兴起,“苏化学院派”油画艺术开始动摇,从学院内部的教学思路和观念开始多样活跃,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思想,以留学德国回国的浙江美术学院教师舒传曦为首,徐君萱、金一德、黄金祥等为主干率先提倡的结构派教学观念开始抬头,对接了西方重要现代派门类的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主义。于此同时呼应了中国出现的林风眠、刘海粟、庞薰琹、吴冠中、袁运生、等非“苏化学院派”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激发了青年学子面对世界现代艺术大师油画艺术中各个流派的新思考和探索学习的激情。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在校学生马艺星、林琳、黄永平率先开始了学术上背离“苏化学院派”教学大纲,积极努力地进行了解体派、立体派、运动画派、超现实主义等油画的习作和创作的中国式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的陈丹青、四川美术学院的罗中立、何多岭开始了法国的古典主义和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油画创作。


三:中国现代派油画艺术的分离
    鉴于新中国初期的文艺思想的潜在能量和行政体制的巩固,一切从事中国现代油画艺术实践和探索的艺术家们,在现实社会的互动效率中各求其所,开始分化。
技术形式油画技巧的热衷者们选择了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人文美学、生命意义的主题关联直接的作品创作,艺术创作明显逃离对旧有权威体制的直接冲突,回避作品对直接社会公共意识表态。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体制各行业改革的进程,中国美术教育行业也外派欧美各国参观学习油画、艺术家个人出国等形式蜂拥直上,眼界打开了,中国油画界思想空前活跃,一统天下的苏联油画体系和学院体制重新组阁,中国重点美术学院开始按照教师所选择的油画风格流派研究方向分离,各立门派。
  在艺术作品创作的出路中,油画艺术家有机会展示各类不同风格油画作品的机会。
于是油画艺术家在名声和地位对应互利的平台上开始了新的演绎,各种油画表现的风格在最后的待遇中找到了相对平等的安置。焦点透视、同类色彩协调的油彩色调、画面只有唯一的最高光明暗的自然科学真理被人性的主观情感所破裂。
  以全山石为首精心打造的块面塑造形体油画基本原则被线条、点彩等花样技巧所冲击。陈逸飞、陈衍宁、秦大虎之类努力塑造的红光满面的工农兵形象被罗中立满脸皱纹苦难的老头、何多苓忧伤孤寂的女孩、徐茫耀的斑斓破墙、张培力的平刷单色理发的光头所抢眼。中国油画界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多头看好时期。
  个人情感风格的不同导致了油画技术处理的差异,个人生存意义追求方向的差异导致了作品主题选取的不同。


第二章

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阶段
(约1985年--2000年期间)



一: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油画艺术中绘画形式、风格技巧的多样化的全面展开和被一定程度的认可后,接下来就是中国油画艺术家身份定位方式和作品艺术价值及其出路的相对互动参与,直接导致了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命脉。
  体制内油画艺术家以相对应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变革互利作用为基本原则,有度调试着自己的油画技巧和作品主题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内积极争取参加官方展览、职务级别晋升的、谋取油画专业对口拿工资的有之;在市场经济的艺术品市场中努力开拓有效物质回报。
  这个时期官方的油画展览后的作品推销、邀请出国的油画学术办展览中夹杂的商务行为,个人油画画室的私下作品交易、零星油画专业画廊的开办、辞职做职业画家的开始。名权利全面发展的油画艺术行业蓬勃迅猛在中国大城市全面展开。油画艺术家激情满怀地投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于是油画艺术家中涌现出大量教授院长、爆发户和穷愁潦倒者。
  东南亚华侨大量购买中国油画开始,直接有效的刺激了中国油画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唯美温和的资产阶级情调题材的作品受宠,稳健中庸的油画艺术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推进。陈逸飞、马艺星、艾轩、扬飞云、王沂东、章仁缘、董启俞、潘鸿海、徐茫耀、焦小健、石良、李贵君、吴冠中一度成了佼佼者。他们机智地避开了鲜明的政治性主题,充分吸收了欧美正统的油画艺术技巧,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精髓,向内玩技术,向外迎合资产阶级贵族,开始了真正的中国式的当代艺术行动,艺术家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最后解放艺术。油画可以发财解放自己了,于是辞职做职业油画家的可能被发掘,圆明园成了中国的第一个大芬村,批量系列的油画产品开始有条件被创作出来,鲜明的产品标式,规范的制作技术,艰苦的投资创业精神,漫长困苦的磨砺激发了抗争的新革命勇气。于是破坏和攻击、调侃和愤怒的侮辱统统涂抹上了画布,油画艺术开始成了毁神的工具。个人人格中的精神文明得到了有效的满足。于是物极必反,更为激进的油画艺术家去了南方的深圳,开始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油画艺术一跃成了直接的社会生产力,与钞票平行。举国上下的油画艺术家从此兵分三路,相互扯皮、彼此借鉴、铜臭敌忾,人民糊涂了,艺术家们各自为阵了,中国油画艺术一举在中国乃至世界瞩目。


二: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的余震
    成功乃失败之母,著名的中国油画艺术家董事长星罗棋布,无名的中国油画艺术家乞丐漫山遍野。画家村、艺术区成了集纳综合实力的新舞台。
    北京的宋庄、798,深圳的大芬村,上海的大东方,这三大各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生产基地,都云集了全中国和来自世界的职业油画艺术家数以千记。中国油画艺术创作从此在中国美术历史上开始了以此为职业的新篇章。
    北京的宋庄、798的油画艺术家有明确的成功者作为典范,继续沿着被市场认可的创作路子和广告油画技术风格激情满怀的生产着。深圳的大芬村也仍然继续着前期成功运作的模式谨慎的前进着。上海的大东方是前当代艺术大潮孕育出的最后一个新生儿,没有成功的领袖、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所有的油画艺术家们凭借着个人对现实的理解在寂静的摸索着。整个中国的油画艺术在前当代艺术思潮的荡涤后,油画艺术家基本理解了题材、技术、运作是成功的要素。中国苏化油画艺术家基本依附在教育和教学的社会生存模式日趋保守,新生的收藏界给予了以市场运作油画家艺术作品的通道更加灿烂。外行的油画作品欣赏标准部分左右了中国油画艺术家的创作题材、油画技巧要求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秋天到来,2008年的冬天世界性的金融风暴突然袭击了中国的油画艺术市场,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的余震振幅大大降低,所有中国前当代油画艺术开始了停顿。


第三章


中国后当代油画艺术阶段
(2000年以后)


一:中国后当代油画艺术的潜伏期

    鹬蚌相争,鱼翁得利,造神和毁神艺术思潮激烈争斗之际中国一大批油画艺术家开始了冷静的思考,以东方式的中庸文化精神为主线,在油画技巧上融合正统的西方公共经验,在题材上选择了以全人类生存本质冲突的主题,在个人情感的表现上采取了神秘低调的象征主义,慢步前进着。
    一个庞大的21世纪的基础性中国油画艺术开始逐渐在结构中。中国油画艺术家自身的专业门类独立和个人人文精神在作品中被这类中国油画艺术家所凝固。逐步摆脱了以往以油画作品直接维护社会权利和攻击社会权利、抛弃了以个人技术直接说明公众意识和观点的工具思想。这类中国油画艺术家为实现个人油画技术与个人情感特征平行于政治、科学、社会、经济在专心地探索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潜伏在中国油画艺术的底部开始稳健的前进着。

    其中代表性的中国后当代油画艺术家是:


点击看-马艺星油画作品马艺星

点击看-徐茫耀油画作品徐茫耀

点击看-何多苓油画作品何多苓

点击看-周春芽油画作品周春芽

点击看-杨飞云油画作品杨飞云

点击看-曾梵志油画作品曾梵志

点击看-石良油画作品石  良

点击看-邱光平油画作品邱光平

点击看-杨纳油画作品杨  纳

点击看-谢楚余油画作品谢楚余

(注:点击人名边上的小五星可看他们的油画作品)


      这类油画艺术家将自己的油画艺术作品置于整个西方传统油画最基本的要素之中进行一定个性的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推宠的尊重客观自然,注重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客观感受,客观物质的质感、空间感、立体感和光感是这类油画艺术家迷恋和表现的核心绘画语言。
    油彩的韧劲和油彩物理肌理对读者视觉的直接刺激会对人的情感造成不同的感受。长期以来,西方油彩画给历代读者铸成的传统视觉的情感的条件反射,是这类油画艺术家应对的社会文明思考。油画艺术作为一种以使用材料命名的艺术门类是必然有着它自己相应对的社会认可价值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在这种公众的价值观念的通道里运行的。
    直观的感受经验同样对于人类是难以更改的,无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物质属性导致感受不同,感受不同产生观念的不同。油彩材料的制造是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迷恋的必然。
    东方的水墨产生也是其中一种,东方的水墨产生是东方水土环境逼
迫和诱导的。但是由于材料的可塑性不利于去更为客观的再现客观现象,因此就直观的再现客观对象的真实感觉上败在油彩之下。翻开人类美术历史看,12世纪以前世界绘画形式上基本是一样的。勾勒线条,涂满矿物质颜料或者植物颜料,问题是当一种材料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的时候人类就去努力发明新的材料,于是油彩出现了,伴随着人类物欲的飞速扩展,油画艺术从一个小小的国家逐步蔓延,21世纪的中国在经历了文革长期的物欲打压和清理之后,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反控制物欲的斗争,终于稳固的回到了原点。
    物质是第一的,精神是第二的,盛行于中国。油彩绘画这种十分物质的画种也自然进入绘画中最高的崇尚地位。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了诸如质感、空间感、立体感、光线和色彩的基本感受是绘画语言的基础。“认可”是艺术家得以发展的动力。“给钱”成了中国整个社会人的主要文明表达方式。“好卖”几乎成了一切油画学术的判断根据,事实也是如此。又有谁不懂艺术呢?尤其是那些购买油画艺术作品的人的视力同等于画家,看到象和不象是所有人的能力。对于客观物体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都具有相同可靠的经验感受。

马艺星 著作 2009年10月18日 中国上海

 未完待继续



广 告:
QQ《中国后当代油画家总部》群,群号:51112010
群主:马艺星

本群学术方向:后当代艺术中油画理论、作品创作、技法与主题深度探讨。
主办《中国后当代艺术网》http://www.art6688.com
本群群员条件
1: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油画专业创作、理论、收藏和经营管理、策展人员。
2:市场认可并有销售记录的、油画作品拍卖或销售价格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油画家。
3:全国各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教师、优秀在校和毕业生。
4:强烈热爱油画艺术,并具有网页图片制作能力、网站管理经验和技术、相貌中上的青年女性。
凡是符合以上任意一条者,欢迎加入。

2013年12月17日 中国上海

 

 

 

点吧!回目录主页   全新的理念导致全新的视觉新情况   是我的朋友也就是你的朋友亲朋好友  点吧!这儿收集了马艺星先生近500幅油画。生平与作品   上一页上一页 

马艺星油画基地 版权所有 1997年创办 中国上海

有事联系我们。单击这儿打开E-mail写吧!